在广东,有句俗语“捞起捞起,风生水起”,这不仅仅是一句祝福语,更代表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。
那鲜美的鱼片,剔除脊骨和细刺,薄如蝉翼,每一片都如同白冰般晶莹剔透,鲜嫩清甜。当你将它们放入口中,爽滑弹牙,满口的清香和鲜味仿佛能勾起你味蕾的每一根神经。
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,生鲜是一种“毒药”,一旦尝过,就难以戒除。但在这美味背后,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问题——寄生虫。你永远不知道面前那碟生腌、鱼生或刺身里,是否隐藏着令人担忧的“虫窝”。
一个男孩持续低热,久治不愈
11月初,13岁的小凯开始与低热纠缠不清。最近一周,他反复低热,体温徘徊在38℃左右。在附近的社区诊所就诊后,血常规结果显示“有点感冒”,吃了感冒药后,虽然体温暂时下降,但隔天又再度攀升。更换了感冒药和抗生素,依旧无法压制这低热。
持续一周后,小凯的父母再也坐不住了,带着他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。
在儿科门诊,血常规结果显示小凯的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异常升高,比正常值高出60倍,达到了31.68×10^9/L。经验丰富的医生判断,这可能是由寄生虫或风湿免疫性疾病引起的。
一家三口,都出现了相似症状
入院后,医生详细询问了小凯的病情。妈妈突然想到,国庆期间,全家曾共同品尝过一盘生鱼片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冰凉爽滑的口感仍旧令人回味无穷,难道这次美食之旅带来了后遗症?
此时,妈妈还透露,她也有低热的症状。现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寄生虫感染。在医生的建议下,小凯一家三口都进行了寄生虫检查,结果显示,三人的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都异常升高!小凯还有肝功能异常,彩超显示肝内有片状低回声区,肝门淋巴结肿,妈妈的大便中检出肝吸虫卵!
确诊,小凯患上了肝吸虫病(华支睾吸虫病),很可能就是那盘美味的生鱼片导致的。最终,一家三口都接受了驱虫治疗,小凯的症状也逐渐好转,但肝脏的损害还需慢慢恢复,后续还需继续观察治疗。
淡水鱼中肝吸虫检出率最高达6.85%
肝吸虫,也被称为华支睾吸虫,是中国淡水鱼中最常见的一种致病寄生虫。当人们食用了被肝吸虫感染的生鱼片后,虫体就会寄生在人体的胆管、胆囊内,引起胆道一系列病变,如胆管炎、胆囊炎、胆结石等。
近年来,广东省对人群进行了持续的肝吸虫病调查。2020年,江门、佛山、中山等珠三角地市食用鱼生的区域人群感染率为13.81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2010年以来,广东省监测生食淡水鱼4736份,肝吸虫检出率在0%-6.85%之间。
按照这个检出率,吃生鲜,感染肝吸虫的几率最高可达6.85%。
早诊断,早治疗
肝吸虫在人体内寄存的时间可长达20~30年。感染肝吸虫后,症状可分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。
轻度:可能表现为轻度乏力、食欲不振或腹痛。
中度:继而可能出现头昏、乏力、精神不振、食欲不振、上腹饱胀、腹泻、肝区隐痛等不适症状。
重度:严重者可出现肝硬化和腹水,还可并发胆囊炎、胆管炎、胆管阻塞等,甚至引起肝胆管癌。
因此,一旦食用了生鲜后,身体出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才能有效避免肝吸虫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。
预防肝吸虫,从口开始
预防肝吸虫,关键在于“守口”,防止“虫从口入”。我们要改变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的习惯,确保食物完全煮熟煮透。同时,处理生熟食品的刀和砧板要分开,处理过生鲜后要洗手,存放生鲜的餐具要清洗干净,避免交叉感染。
文、图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轩慧 通讯员:林奕旋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:蔡冬庆